1933年3月中旬,罗卓将军指挥的敌军第11师和第79师一部分,像一条长蛇阵般,迅速拉开阵势,向苏区发起了猛烈进攻。红军为了应对敌人的进攻,及时调整了战略部署,将主力部队转移到敌军进攻路线的两侧,计划打击敌人的中路。红军的部署具体为:红一军团负责左翼并占领黄柏岭,红五军团则担任牵制敌军的任务,红三军团则承担正面进攻霹雳山的重任。红三军团的团长彭德怀决定让彭绍辉率领的红一师担任主攻,重点打击敌人在草台岗霹雳山的驻守。
当天晚上,彭绍辉带领红一师快速行军,克服了严寒与疲劳,赶在天未亮之前,迅速到达了草台岗霹雳山附近,距离敌人的第11师阵地已经非常接近。就在他们准备休息并开始吃饭时,突然传来一阵激烈的机枪对射声,震动了整个队伍。彭绍辉迅速反应,正要查明敌人是什么部队发动了攻击时,突然接到军团长彭德怀的电话,命令他:“为什么没有执行不打机枪的命令?”彭绍辉急忙赶往前线了解情况,发现部队与敌人已经发生了遭遇战。敌人占据了霹雳山主峰下方的三个小山峰,正在拼命争夺主峰,而红军则牢牢控制了这一重要高地。由于敌我力量悬殊,红军为了确保主峰不被夺回,不得不使用了机枪进行还击。
展开剩余69%在敌人猛烈的进攻下,彭绍辉及时组织了几次反击,但敌人的火力强大,阵地十分坚固,红军伤亡较为严重。正当彭绍辉准备再次发起强攻时,天空突然传来飞机的轰鸣声,几架敌机急速飞来,战场形势更加复杂。面对敌机的空袭,一些经验不足的战士开始慌乱,试图寻找掩护。彭绍辉大声喊道:“隐蔽是必要的,但不要害怕!”他迅速观察到,敌军的前沿部队,因害怕空袭开始慌忙撤退,甚至一些机枪手也纷纷离开了阵地。就在这一刻,敌机开始投下炸弹,巨大的爆炸声震耳欲聋,浓烟弥漫,敌军阵地顿时陷入一片混乱。
彭绍辉迅速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,决定发起攻击。他冲出战壕,带头喊道:“杀!”随着他的号令,红一师的战士们如同潮水般冲向敌人的阵地。枪声、爆炸声、刺刀碰撞声与喊杀声交织成一片,整个战场瞬间变成了血与火的地狱。红一师的战士们勇猛冲锋,最终经过20多分钟的激烈搏杀,成功夺取了敌人的主阵地。战斗结束后,彭绍辉与政委陈硕金等人一起,检查了缴获的敌机枪,并带领部队继续向敌军残部发起追击。
这时,敌人已经大部分被消灭,敌军第11师的师长肖乾也在战斗中被重伤,命丧黄泉。彭绍辉继续指挥部队向敌军防线发起猛攻,但在此时,敌人的机枪再次开火,彭绍辉的左臂不幸被击中,血流如注。但他没有退缩,凭借顽强的毅力,咬牙坚持,迅速用绷带紧急止血,继续指挥部队冲锋。最终,红三师赶到接替红一师的任务,继续追歼敌人,而彭绍辉则被紧急抬上担架。
经过长时间的治疗与多次手术,彭绍辉的伤势依然没有好转,最终不得不忍痛截去左臂。然而,正是由于他在霹雳山战斗中的英勇指挥与机智应对,成功击退敌军,圆满完成任务,他获得了二等红星奖章,成为了这场战斗的英雄。
霹雳山战役,无疑是彭绍辉一生中最为难忘的一仗。面对敌人的王牌部队第11师,彭绍辉不仅亲自指挥作战,还在战斗中付出了极大的个人代价,丧失了一只手臂,而敌师长肖乾则因伤重身亡。彭德怀曾赞叹道:“霹雳山,两个师长拼起来了,敌人哪里能打得过我英勇的红军?”这一场战斗,不仅展现了彭绍辉指挥能力的非凡,也为红军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。
《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: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》一书中,详细记录了霹雳山一战的经过,以及彭绍辉、彭德怀等人的英雄事迹。该书不仅揭示了红军指挥官的作战智慧,还展示了他们鲜为人知的个人魅力,曾在中国军事畅销书榜单中名列前茅。
发布于:天津市广瑞网配资-网上配资门户怎么登录-配资开户公司-2024年配资网最新消息公布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